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软科学
曾用名:软科学研究
主办: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ISSN:1005-0566
CN:11-3036/G3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3.542553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经济与管理综合
期刊热词:
学术动态与新视点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开放协同、追求卓越!《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2)

来源:中国软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04: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五条 市科委是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政策和制度,指导软科学研究基

第五条 市科委是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制定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相关政策和制度,指导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运行;

(二)编制和发布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指南,批准基地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三)确定软科学研究基地日常管理工作的项目管理机构,并对其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综合绩效评估,制订评估指标体系,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和监督检查,审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报告,公布评估结果,接受和处理申诉等;

(五)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实施科研诚信管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机制。

第六条 项目管理机构受市科委委托,负责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参与编制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指南;

(二)负责软科学研究基地的申报受理、评审、立项、过程管理等具体工作;

(三)负责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运行的日常跟踪管理工作,协调推进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四)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信息共享,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相关研讨、培训与科普等工作。

第七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承担单位(以下简称:承担单位)是基地建设运行的责任主体,应当落实法人责任制:

(一)恪守科学道德,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对相关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审查和日常监管;

(二)严格执行上海市科技计划各项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与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财务、诚信及伦理等内部管理制度;

(三)负责制定和实施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运行计划,在研究场所、基础条件及设施等方面落实基地建设运行的配套及保障条件,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

(四)建立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运行年报制度,按要求编报软科学研究基地年度建设运行情况报告;

(五)及时报告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运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需调整的事项;

(六)接受市科委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检查并配合做好监督、评估等工作。

第八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要职责是:

(一)服务政府决策。面向重大决策需求,围绕特色研究方向组织开展高水平软科学研究,承接临时性、紧迫性研究任务;

(二)培育研究团队。吸引和集聚高水平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软科学研究青年人才,建设专业突出、结构合理、团结稳定的软科学研究团队;

(三)打造创新平台。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集聚优势软科学研究资源,加强力量整合,提升基地影响力,打造基地品牌。

第三章 建设与运行

第九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设立的基本条件:

(一)承担单位应当是独立法人单位;

(二)软科学研究基地负责人一般应当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同等研究能力,具有较高的软科学研究水平和良好的声誉,三年内以负责人身份承担过省(部)级及以上软科学或决策咨询类项目;

(三)软科学研究基地应当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研究团队,从事软科学研究的聘用(含双聘)研究人员应不少于10人。其中,至少拥有5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员,并保持基本稳定;

(四)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基础扎实,在本领域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担重大软科学研究任务;

(五)承担单位和负责人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

第十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的设立程序:

(一)市科委根据科技创新规划和软科学研究需要,编制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指南,向社会公开发布,统一部署基地申报工作。各申报主体根据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二)根据申报情况,市科委组织开展软科学研究基地的评审工作,重点考察软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特色、负责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才队伍能力与结构、基地建设规划、承担单位的科研环境和保障条件等情况。

(三)对于申报主体为上海市重点智库研究团队或在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评估中结果为“优秀”的,将作为申报的优选条件。

(四)评审结果按规定予以公示,接受和处理申诉。根据公示结果,经市科委批准,将拟建软科学研究基地列入“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序列,并正式挂牌运行。

文章来源:《中国软科学》 网址: http://www.zgrkx.cn/zonghexinwen/2021/0707/463.html

上一篇:【软科学.心智篇】内视冥想
下一篇:第一届全国交通软科学研讨会在长安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