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国软科学
曾用名:软科学研究
主办: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ISSN:1005-0566
CN:11-3036/G3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3.542553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经济与管理综合
期刊热词:
学术动态与新视点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促进科技智库和各类平台高质量发展,市科委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敲黑板!
小科帮你拎重点 ↓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提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理念。在总体框架和内容上,共计6章19条,明确了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内涵、主要任务、管理体制、建设运行机制、考核评估办法、支持与保障机制、科研诚信等方面要求。
1. 《总则》
阐述了办法的制定依据和目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内涵、主要任务及基本原则。
2. 《管理体制》
明确了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主管部门、项目管理机构、承建单位及基地自身的职责。
3. 《建设与运行》
明确了基地设立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4. 《考核与评估》
明确了基地综合绩效评估需遵循的总体导向、组织实施方式及相关要求。
5. 《支持与保障》
明确了基地的支持方式,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基地围绕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探索。
6. 《附则》
对违规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理规定,明确了《管理办法》的解释权与实施期。
《管理办法》重点举措
1. 促进基地建设主体类型的多元化。
《管理办法》提出,主要依托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主体设立。同时鼓励基地联合具有较高软科学研究能力的机构或团队开展交叉领域研究,鼓励和支持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基地。
2. 促进形成“力争上游”的发展环境。
《管理办法》除明确基地设立的基本条件之外,还进一步明确了基地建设的优选条件。同时,在考核评估机制方面,坚持以成果质量、实际贡献和社会影响力为导向,建立了用户评价、同行评议、社会评估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引导基地形成专业特点和品牌影响力。
3. 完善基地支持方式。
《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以“后补助”方式对评估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的基地给予分类资助,并在支持额度上向“优秀”和“良好”的基地倾斜,进一步激发基地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支持和鼓励基地在人才引育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全文
(向上滑动可阅览)
沪科规〔2021〕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以下简称: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根据本市有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智库建设管理、科研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等制度规定,结合基地建设和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是上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较为丰富的软科学研究经验,拥有稳定且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在科技创新相关领域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能够高质量完成各类调研以及相关专题研究的软科学研究市级平台。
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遵循软科学研究规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和基础,聚焦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向科技创新重要领域和重大前瞻性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的专业特色研究,完成各项软科学研究任务,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努力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通过基地建设有力提升上海软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决策效能,加快培育一批国家和上海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科技创新智库,着力打造上海软科学研究品牌。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 软科学研究基地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批准设立,主要依托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主体设立。鼓励基地联合具有较高软科学研究能力的机构或团队开展交叉领域研究,鼓励和支持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软科学研究基地。
文章来源:《中国软科学》 网址: http://www.zgrkx.cn/zonghexinwen/2021/0707/463.html
上一篇:【软科学.心智篇】内视冥想
下一篇:第一届全国交通软科学研讨会在长安大学召开
中国软科学投稿 | 中国软科学编辑部| 中国软科学版面费 | 中国软科学论文发表 | 中国软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软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